![]() |
主要用途 | 抗氧化劑 |
執(zhí)行標準 | 國標 |
CAS | 見包裝 |
型號 | 食品級 |
包裝規(guī)格 | 1*25 |
有效物質含量 | 99% |
含量 | 99% |
一、產(chǎn)品簡介:氧化會使食物中的油脂蛻變,劑能阻撓或延緩食物氧化蛻變,進步食物穩(wěn)定性和延伸貯存期。長期以來,食物飲料等行業(yè)一直運用化學劑,如丁基羥基苯甲醚(BHA)、二丁基羥基甲苯(BHT)、沒食子酸丙酯(PG)和叔丁基對苯二酚(TBHQ)等,進行油脂及食物的防腐保鮮。追求健康、崇尚天然食物已成為現(xiàn)代生活的一種潮流,人們對運用化學劑越來越感到不安。近年來人們對人工劑的安全性問題進行了廣泛的研討,動物試驗證明,將BHT及其代謝產(chǎn)物BHT-OOH 、BHT-OH、DBQ和BHT-SCH3注射到雄性幼鼠腹膜內(nèi),會使鼠肺細胞增生、肺組織增重。據(jù)悉,目前部分發(fā)達國家已定量或制止運用對人體有*的人工劑,比方北歐已制止運用BHA、 BHT,美國、日本及西歐國家也已定量運用。化學劑還存在著不行彌補的缺陷---在70以上的熱油中極易揮發(fā)失效。.
迷迭香含有黃酮類、類萜、有機酸等多種成分,能切斷油脂的主動氧化鏈、螯合金屬離子,并起到與有機酸的協(xié)同增效作用。自60年代起,迷迭香便以其獨特的在世界范圍內(nèi)聲名鵲起。試驗證明,迷迭香劑在動植物油脂、富油食物和肉類制品中,具有阻撓和推遲酸敗或延伸保存期的作用,并且徹底防止了劑的*和高溫加熱分化的弱點,毒理試驗和高溫油炸試驗240表明,迷迭香劑具有安全、高效、耐熱、作用好、廣譜等特色。目前國際食物界采用的天然劑有茶多酚、迷迭香劑、異維生素C鈉鹽、維生素C、維生素E等以及它們的混合物。其間,異維生素C鈉鹽、維生素C、茶多酚等屬水溶性物質,對油脂的作用不強;維生素E對油脂有一定的作用,但價格昂貴,增加后導致產(chǎn)品成本明顯進步;有些新開發(fā)的劑,如甘草劑,在運用作用和作用上均未到達食物增加劑的標準。試驗結果表明,在動植物油脂上,迷迭香劑作用優(yōu)于BHA和BHT 的2~4倍,比異維生素C鈉鹽好1~2個數(shù)量級。因而被世界公認的第三代綠色食物劑。
過氧化值POV是食用油質量指標之一,國家規(guī)定食用油中POV(mep/kg)20。一般食用油中必須增加劑,才干延伸貨架期。
二、運用方法和用量:(一般參加量在0.02%-0.06%內(nèi),即到達作用,也不影響產(chǎn)品外觀。)
1、以15%的迷迭香脂溶性提取物為例,在大多數(shù)肉制品或禽類制品中,增加重量為脂肪含量的0.01%——0.03%;為防止雞肉的風味與色澤降解,應增加相當于其脂肪含量的0.1%——0.03%的迷迭香脂溶性提取物。
2、脂溶性迷迭香劑在油加工生產(chǎn)進程中,在脫脂脫色這一進程參加。在油脂中,劑應盡量做到及早增加。因為在現(xiàn)已嚴峻酸敗的油脂中,劑會被現(xiàn)已構成的氧化產(chǎn)物所吸附,難以到達預期的作用。因為這一進程一般須加熱。脂溶性迷迭香劑耐高溫,在高溫條件下(75以上)可溶性很好。脂溶性迷迭香劑是黃綠色粉末產(chǎn)品,參加量超過1%時會使油脂變色,通過脫色可防止這一情況出現(xiàn)。用量0.02%左右,可明顯進步油脂性:大豆油進步4倍,棉籽油進步2倍,菜子油進步6倍,蘇子油進步3倍,核桃油進步10倍,花生油進步40倍,調和油一般進步3~15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