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要用途 | 面制品改良劑 |
貨號 | 食品級 |
CAS | 見包裝 |
型號 | 食品級 |
包裝規(guī)格 | 1*25 |
有效物質(zhì)含量 | 99% |
含量 | 99% |
是否進口 | 否 |
優(yōu)點:
腐竹增筋增白劑:本品是由植物纖維素、乳化劑、螯合劑、磷脂、分散劑、增筋劑、增白劑、變性淀粉等(于2004年申報國家專利)多種食品級優(yōu)質(zhì)原料精制而成,是新一代*食品添加劑,無異味,可完全取代傳統(tǒng)的食品添加劑使用,本品不含甲醛,制成的腐竹可全部合格。
對腐竹有強大的增筋作用,耐煮耐泡耐炒,不糊不爛不硬心。能有效提高腐竹成膜速度、揭皮容易,提高效率,節(jié)省時間;腐竹品質(zhì)更好,形態(tài)不變,制得的一級腐竹產(chǎn)品的色澤金黃透亮,耐煮勁道。
本品三效合一,增黃,增筋,增白,全部是食品及原料,是對整個腐竹行業(yè)突破性貢獻,使用方便,價格合理;本品特別解決了普通增筋劑挑皮后期漿稠難挑的情況,減少浪費,增加產(chǎn)量.
適用范圍:本品適用于各類腐竹、豆皮、豆油皮等豆類制品(腐竹用1系列;豆油皮,豆皮用11系列)。
用法:
1、浸泡:采用溫水加堿(小蘇打)調(diào)pH值,定時浸泡。水溫控制在30~40℃,加堿量1%,pH值為7.5~8,時間3~4小時,加水量為大豆重量的2倍左右,浸好的大豆增重應達到1倍左右。
3.磨制、濾漿:磨漿采用二次研磨三次分離的工藝。磨漿時加水量為干大豆的8倍左右。第一次磨漿加干豆重4.5倍的水,第二次加干豆重3.5倍的水。第三次分離加水3.5倍,得到漿的濃度控制在5.1%左右,pH值控制在7~8,豆渣分離采用80~100目的濾布。
4.煮漿:將上述分離得到的豆?jié){放入夾層鍋內(nèi),用蒸汽熏煮。不要煮得過度要求達到100℃。腐竹增筋劑直接撒入煮沸10分鐘左右的濃豆?jié){中攪拌均勻;煮沸蒸發(fā);靜置3~5分鐘。
5.加熱提腐竹:80℃結(jié)膜挑皮;電風扇蒸發(fā),并以小蘇打調(diào)pH值保持pH=7;。
6.烘干:挑皮出鍋后的濕腐竹,在不滴漿時放入烘房進行烘干。為保證成品腐竹質(zhì)量,最初采用較高的溫度和濕度,即溫度60℃,相對濕度50%~60%,時間1小時。然后采用低溫、低濕處理,即溫度低于50℃,相對濕度在18%~25%,時間3~5小時。經(jīng)烘干后,腐竹含水量應由最初的80%~65%降至8%~10%。烘干的腐竹按照標準分級包裝。